今年4月初,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陆女士被确诊为“右侧冻结肩”,县人民医院外一科医生罗学成及时给陆女士进行微创肩关节镜下粘连松解术、肩峰减压术,陆女士肩关节症状与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并很快好转出院。
(资料图)
“这样的手术,以前我们做不了,患者得转到昆明去治疗。”罗学成说,微创肩关节镜手术上海市帮扶医生易诚青院长在兰坪县人民医院开展的一项新技术,如今,已成为本地医疗人才熟练掌握的一项常规技术。
2022年7月,根据中组部《“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人民医院工作方案》工作部署,上海市浦东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易诚青教授带着4名专家组成的医疗帮扶队奔赴兰坪,易诚青教授担任兰坪县人民医院院长。
易诚青和帮扶团队将上海市浦东医院的先进管理理念和兰坪县人民医院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全面改革医院管理模式,新建3个医疗空白学科、5个特色专科,优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病种结构,提高收治疑难危重症技术能力,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同时,把本地医疗人才培养作为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名医、英才、每月之星”培育计划,结合帮扶专家与所带徒弟在专业特长、发展潜力等方面实际,以1名上海医疗帮扶专家带培N名本地人才的“1+N”带培人才模式,建立结对共建科室、专家工作站,着力培养一批“带不走”的本土专业人才,让本地医生把帮扶专家的好技术、好作风学深学透,实现从“求鱼”到“得渔”的蝶变,让上海市先进的医疗技术永远留在兰坪大地,服务广大患者。
罗学成是易诚青的“徒弟”之一,经过易诚青近一年的言传身教和实践锻炼,罗学成现在已成为能够独立开展多项先进医疗技术的医疗骨干。
“我们每天都跟着易院长坐诊,全程观摩易院长的治疗方式,协助开展手术,学到了很多东西。”罗学成说,兰坪医疗人才缺乏,在过去,当地群众要做比较复杂的手术只能转去大理、昆明等地。
首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首例椎间孔镜下L5/S1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首例经阴道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上海市医疗帮扶团队的到来,使一些曾经“不能做”“不敢做”的手术落地兰坪。
“以前,我们在治疗过程中遇到困难都只能到处去咨询,学习进度很慢,效果不佳。现在跟着上海老师现场学,近距离接触到了先进的医疗手段,学习到了更多为百姓解决病痛的实用技术。”兰坪县人民医院一位年轻医生说。
为真正“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上海专家们“手把手”悉心带教,改革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办法,重点传带科室主任和年青人才,“靶向发力”培育本土人才。今年以来,上海市专家带来的许多医疗新技术,兰坪本地医生已能独立开展,逐步成为县人民医院的“常规技术”。
2022年11月2日,兰坪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医师团队成功为一个患者植入了心脏临时起搏器,这是兰坪本地医生自主完成的“首例”临时起搏器植入术。
如今,越来越多的兰坪本地医生开展了属于他们自己的“首例”先进医疗手术。上海医疗专家叶军主任开展的首例耳石症的复位技术,已被该科室部分医生掌握,已开展此项技术共35例;赵应梅主任开展的首例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输卵管成形术,目前已开展15例;邹奇主任引入的腹腔镜下经腹膜前修补术、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等微创技术,目前已开展23例……越来越多的医疗新技术变成了本土医生可以独立开展的常规技术,为兰坪广大患者实现不出县也能治大病、好治病梦想提供了厚实的医疗人才队伍。
目前,上海医疗帮扶团队在兰坪县人民医院开展了近百项新技术,填补了兰坪县的一系列医疗空白,培养了一大批医疗骨干,越来越多的患者慕名而来,兰坪县三四级手术率同比提升72.06%,外转病人数从原来的995人下降到550人,“大病不出县”梦想已照见现实。
云南网记者 李寿华 通讯员 卢艳
标签: